眾所周知,因為疫情的關系,近些年的車市并不景氣,但新能源市場卻走出了不一樣的姿態,如何在這片市場實現銷量增長,也成為了每個車企需要思考的問題。
作為日系三強之一,日產汽車的電動化之路早在上世紀四十年代便開始了,如今推出的ARIYA更是沿襲了日產75年純電技術沉淀、超過25年的電池研發與制造經驗,更開啟了東風日產全面電驅化轉型的序幕。那么這款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全球戰略純電車型,又能為我們帶來怎樣的體驗呢?
都說平臺決定出身,ARIYA是云圖平臺首款車型,該平臺用于生產包括INFINITI在內的高端純電車型,為聯盟五大純電平臺之首。
其實對于日產ARIYA我們并不陌生,早在兩年前的北京車展,ARIYA便已亮相,整個車頭設計的非常圓潤,整體性更強,封閉式格柵與發光LOGO相融合,彰顯著其電動車的特殊身份。
細長的前大燈組很好地與封閉式格柵連接,據官方介紹,這套流光飛翼LED大燈組具有全球最薄透鏡、全球最長信號燈逐級點亮設計。
從車身側面這個角度看去,ARIYA沒有選擇銳利的線條,而是用柔美的曲線勾勒體現流暢、動感車身,從無框車門和普通的車門把手也能看出日產對于電動車的態度,畢竟在他們眼中,電動車要更注重實際使用中的安全。車身尺寸方面,ARIYA長寬高分別為4600、1900、1650毫米,軸距則達到了2775毫米。
車尾部分使用了當下流行的貫穿式的尾燈,下方則刻印著英文的字樣標識,配合上當的擾流板,看上去層次感十足。
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內飾的話,那么應該是侘寂,注重內心的寧 堆積,沒有奢侈的用料,極簡的生活美學,在這一刻享受屬于自己的寧靜時刻。
貫通式前排的設計在當下并不多見,具有更舒適的腿部伸展空間,當主駕一側開門空間狹窄時,即使穿著不便,亦可輕松優雅踱步至副駕車門進出。
雙聯屏在當下十分流行,中控屏內置日產全新一代車聯網系統,包括語音控制、車載APP等,界面直觀、響應迅速、交互隨手,重要信息輕瞥即得,調用功能輕觸即可。
在中控屏下方有一處木紋輕隱觸控面板,這是可以算是日產最新電容觸控技術,精心雕琢的木紋面板,結合自適應震動反饋的一體式按鍵,有觸感有質感,更具未來感。
就算是不了解日產汽車的朋友想必知道“日產大沙發”這個名號,側翼包裹的不錯,坐墊和靠背都秉承了柔軟的風格。據官方人員介紹,這個座椅采用航天零重力科技理念,確保駕駛者盡可能處于舒適、放松狀態,有效緩解長時間駕駛過程中的疲勞感。
動力方面,ARIYA配備一臺EESM-電勵磁同步電機,最大功率178千瓦,峰值扭矩300?!っ?,匹配的是容量為90kWh的三元鋰電池NMC battery,CLTC純電續航623公里,其能夠在40分鐘完成30%-80%的充電過程。
新車共有四種駕駛模式,其中包括舒適、經濟、運動、雪地等,個人比較傾向于舒適,加速力度適中,比較好掌控,而經濟模式對駕駛者來說,雖然能更好的節能,但是加速體驗太過輕柔。
正如上文所介紹的那樣,新車CLTC純電續航達到了623公里,之所以能有如此優秀的續航,得益于其全系標配全新熱泵空調系統,相較普通空調,全新熱泵空調系統綜合降低最大可達52%電能損耗,最多有效提升27%的冬季續航里程。
如同大多數電動車一樣,ARIYA也擁有單踏板模式,一個踏板就可實現90%日常駕駛操作,駕駛者僅使用動力踏板,即可實現啟動、加速和減速。當松開動力踏板時,制動器與電機同時響應,使車輛四輪能夠安全、穩定地減速,而在這一系列操作的過程中,并不會讓人感到太多突兀感,調教還是比較符合國內消費者習慣的。
對于一輛電動車而言,沒有了發動機的它噪音會變得更加明顯。顯然,ARIYA早已想到了這點,其前擋風玻璃和側門窗均采用高強度的雙層隔音玻璃,同時車身多處加注多種吸隔音材質、配合幾近無噪音電機,在多種路況下均能保持優秀靜謐性。
總結:雖然這回的體驗試駕時間不長,但ARIYA卻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尤其是駕駛方面的體驗,十分符合國人的駕駛習慣,坐在“日產大沙發”上,享受著屬于自己的寧靜,而這一切的背后都是日產汽車對于國內消費者的研究與思考。
事實上,早在ARIYA預售之際,其就受到全球范圍消費者的追捧,短短預售1小時,在日本就收到了近7000份預購訂單,美國市場由于訂單火爆只能被迫停止供應,未來,該車又會國內掀起怎樣的風浪呢?讓我們拭目以待。